基层处理:基层的平整度直接影响耐酸砖的铺贴效果。需使用水平仪等工具检查基层,确保其平整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,一般要求基层表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 2 - 3mm/2m。对于不平整的基层,用打磨机打磨凸起部位,用水泥砂浆等材料修补凹陷处。
挑选砖材:耐酸砖本身的平整度也有差异,施工前需对砖进行挑选和检查。剔除翘曲、变形或尺寸偏差过大的砖,对于尺寸有偏差但不严重的砖,可分类堆放,在不同区域或边缘位置使用,以保证整体平整度。
施工过程控制
弹线定位:使用墨斗和水平尺在基层上弹出纵横交错的铺贴控制线。控制线应根据耐酸砖的尺寸和铺贴方式进行精确设置,一般以砖的边缘为基准,每隔一定距离弹一条线,确保砖在铺贴时能够横平竖直,保证整体平整度。
使用合适的粘结材料:耐酸胶泥的涂抹厚度要均匀,一般控制在 3 - 5mm。使用抹刀将胶泥均匀地涂抹在基层或砖的背面,涂抹面积应不小于砖面积的 80%,以保证砖与基层充分粘结,避免因胶泥厚度不均导致砖面不平。
铺贴操作:将耐酸砖按照弹线位置铺贴在基层上,并用橡皮锤轻轻敲击。敲击时要均匀用力,使砖面与控制线贴合,同时通过水平尺或靠尺检查砖面的平整度,及时调整高低差。对于相邻的砖,要保证它们在同一平面上,避免出现错台现象。
设置伸缩缝:根据施工面积和耐酸砖的规格,合理设置伸缩缝。一般每隔 3 - 5m 应设置一条伸缩缝,缝宽约为 5 - 10mm。伸缩缝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砖面起鼓或变形,影响平整度。